#01花粉症
花粉诱发的季节性变应性鼻结膜炎是我国重要的流行病之一,又被称为“花粉症”或“枯草热”,花粉症是患者对植物花粉过敏所引起,主要累及眼及上呼吸道。
该病绝大部分由风媒花的花粉作为过敏原。花粉过敏的发病时间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域性,春季以树类(榆树、杨树、柳树、柏树、桦树、白蜡、椿树、橡树、桑树、胡桃)为主,多在3-6月发病;夏秋季以蒿属、豚草、葎草花粉等致敏最多,大约7-10月发病。
#02花粉症的预防
8月开始,是秋季花粉传播的高峰季节;对于花粉症患者而言,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十分重要,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与花粉过敏原接触。
#1、晴天刮风时花粉浓度较高,应尽量减少外出,通常午后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间,可避免该时段的外出。
#2、花粉季尽量避免室外工作及剧烈运动。
#3、花粉季外出时需佩戴好防护口罩与封闭式眼镜,可阻挡花粉与鼻粘膜、眼结膜的接触。
#4、外出时避免穿羊毛大衣,同时避免到公园等树木花粉较多的区域。
#5、回家前抖掉衣服上的花粉、灰尘。尽可能清洗面部、眼睛、鼻腔等粘有花粉的部位。
#6、在车内关好车窗,避免花粉的飞入诱发过敏症状。
#7、经常打扫房间,晚间睡觉时关好门窗,避免夜间花粉在卧室浓度过高诱发过敏症状。
#8、花粉飘散季节暂时移居到无致敏花粉或致敏花粉较少地区。
在整个花粉过敏前期及发作期,患者均需采用全面防护措施,然而即便如此,花粉症的发生仍难以避免,此时,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且越早越好。
花粉症发作前期,患者可预防性用药;花粉症发作期,患者可通过抗过敏药物,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是长期服用对症药物,患者易出现耐药性,且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缺乏长期疗效。
相比于对症药物,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一种对因治疗方式,具有早期疗效、持续疗效、长期疗效和预防作用。
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处理办法
如果患者在脱敏的过程中,在花粉季出现了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根据临床用药经验所得,目前舌下脱敏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三类,下面就不良反应的分类与处理办法进行总结如下。
#1
轻微的不良反应
?症状表现:轻度口舌麻木或瘙痒感、局部皮疹、轻度腹泻、疲劳感。
处理办法:患者可以忍受,一般无需处理、3-7天患者可以自行恢复。
#2
中度或过敏症状持续加重
?症状表现:呼吸道症状持续加重、眼干、眼痒、皮肤痛痒等。
处理办法:
(1)环境控制,做好花粉的防护。
(2)配合使用对症药物,对过敏症状进行缓解与控制。
(3)剂量调整:如果处于剂量递增期,退到最大耐受剂量;如果处于维持期,退到维持剂量的1滴,耐受后再正常用药。
#3
特殊情况处理
?症状表现:口腔炎症、嗜酸性食管炎、哮喘急性发作、全身过敏反应。
处理办法:暂停脱敏,配合对症药物,症状改善后再继续脱敏。
本文撰稿:冯彦
主编:张克军
责编:冯彦
排版: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