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粘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榫卯建筑,挑战史上最强地震英国纪录
TUhjnbcbe - 2025/5/13 19:36:00
浩浩中华,巍巍紫禁原是皇家重地的紫禁城,在红墙碧瓦间藏着太多的秘密。它的神秘让无数国人心生遐想,就连外国人也按捺不住想去挖掘的心理。九寨沟发生地震之后,把故宫也推上了话题榜。一场7.0级地震给九寨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是历经年,多场地震的故宫,却能屹立不倒,万古流长,这是为什么呢?英国某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中国纪录片,其中一集《紫禁城的秘密》,揭开了这一伟大建筑的奥秘,让所有的外国观众深受震撼。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的地震,在短短的23秒内,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连距离震中多公里的北京,也陷入一片惊恐之中。但那座经历过无数凶险的故宫,却依旧安然无恙,归于平静。为了解开其中的秘密,英国电视台专程跑到北京,在故宫专家的带领下做了个实验。他们按照1:5的比例,建造出一栋紫禁城模型,并对它进行地震模拟实验。从一开始的4级、4.5级,再“升级”到5级地震,每次持续30秒的时间。斗拱结构开始受到震动,整个模型都摇晃了起来。接着开启7.5级的强度之后,墙面已经摇摇欲坠,承受不住,轰然倒塌。但是榫卯和斗拱组成的建筑结构,在短暂的晃动之后,依然“毫发无损”。故宫专家和外国木匠理查德目睹了全过程,又将地震的力度加大到9.5级,要知道这种地震强度,相当于万吨TNT炸药的威力!10.1级的时候,已经快要坍塌了!但是30秒之后,它依旧稳稳地立在那里,只是发生了轻微的位置偏移。理查德看得目瞪口呆,连声赞叹:太完美了!而故宫在10.1级极具破坏力的地震面前都能安然挺过的秘诀就是斗拱。那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由弓形和方形的木块组成。榫卯的构造方法,不用一个铁钉,一滴胶水,就能让木结构之间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这样一来,整个建筑变得非常稳固,不但能承受来自屋檐的重力,而且因其结构本身松动但不散架的特点,避免了建筑物倒塌的可能。即使发生了地震,也能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除此之外,故宫不倒的原因还在于充满玄机的柱子。一般建筑的柱子,都是深扎在地基里,一遇到强震就会直接从中折断。而紫禁城的柱子,有一定的移动空间,这就避免了因折断而造成的整栋倒塌,哪怕遇到强烈的震动,只会稍微发生一点位移。惊诧之余,理查德把紫禁城抗震的秘密用一个词来概括:flexibility(柔韧、灵活)。他感慨到:正是这种“柔中带刚”的特点,造就了紫禁城建成年仍屹立不倒的奇迹,而这也很好地证明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天才之处!故宫,作为中国最震撼人心的宫殿,中世纪最伟大的奇迹,地球上最大的木制建筑群,所需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也是盈千累万、数不胜数。为供应这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大量特殊材料,从全国各地运往这里:10万多根楠木,来自公里外的西南;铺地板的“金砖”,来自多公里外的南方;万块石板,每块都重达24公斤;金箔则来自南京。那这些材料都是如何运来的呢?单是来自四川大山深处的木材,就足以让人伤透脑筋。智慧的中国人竟然想到利用水的力量,帮这些庞然大物“偷渡”。木材在四川被砍伐后,沿金沙江、长江一路南下,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进京。一路上还有军队护送的2万多艘船只,每年载着4.2亿升的粮食,供应给故宫建筑工地的民工们。一时间,平静的京杭大运河上,常常上演“漂大木,蔽塞水面”的壮观场面。运输修建所需石料的难度,同样令人难以想象。故宫中轴线的御道,几乎全是大块汉白玉铺就而成。而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原石材料更是足足有吨重。这些巨大石块,大都采自京城外60公里的郊区,单靠人拉车推,到何时才能完工呢?据史料记载,当时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然后利用冰道把石块运到京城。片中对此也进行了模拟实验:工作人员在一辆木雪橇上,装上1吨左右的石材,并试图拉动雪橇,结果整个冰球队的人都拉不动。当他们按照史料中所说,在雪橇底部洒一些水,雪橇的阻力立刻减小许多,变得很容易推动。中国古人早在年前,就采用这种“旱船拖运”的办法。在巨石下面垫上粗大的圆木,由民工赶骡拉“旱船”在冰上移动,运输大块汉白玉石料。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修建,到永乐十八年竣工,整整十四年。故宫的修建役使了百万夫役,和全国各地十万能工巧匠,正是他们用智慧,建造出这座至今无法超越的奇观!不过故宫虽然展示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成果,但也并不是坚不可摧,大量的木质结构不能防火和抗腐,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所以出现了一种意义重大的职业——文物修复师。故宫的各种文物都有专人负责,修复的难度和时间皆难以想象。可以说,正是这些匠人的默默守护,才捍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之魂。家具百宝镶嵌陶瓷书画故宫的每一片瓦,每一块砖,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他们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代代相传,将完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年。

来源:网络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榫卯建筑,挑战史上最强地震英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