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A深化螺旋藻质量监控 过程源头无疏漏_河南
2012年9月,经过多次设计和反复调试的绿A基地电子化监控大平台正式启动。据了解,该平台涵盖了绿A基地生产流程的所有环节,包括水体、养殖池、藻种库、污水处理系统、干燥保鲜设备等等,将对螺旋藻原粉的质量把控提升到更高层次,实现了螺旋藻生产全过程的电子化实时监控。
绿A基地电子化监控平台实现质量管理“三化”目标
螺旋藻生产作为一项高科技含量的管理技术,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科技要求。绿A电子化管理平台覆盖基地螺旋藻生长生产的各个环节,将基地工作人员、生产机制、工作平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监管工作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限制,树立起电子围墙,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开启了技管与人管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即时化“三化”目标。
据绿A的科研人员介绍,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整个基地情况进行定位跟踪,实现基地日常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从而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通过相关的通信与技术手段,确保基地中螺旋藻的生长、生产环节均在受控的状态下进行,促进基地生产管理的工作程序向规范化发展。同时,该平台为基地各环节各项指标实时检测、即时反馈、及时处理提供保障,实现即时化管理。
基地-程海湖联动,质量防控无死角
据了解,世界天然能够自然生长螺旋藻的主要是三大湖泊, 非洲的乍得湖(Tchad Lake)、墨西哥的特斯科科湖(TexcocoLake)湖、以及我国云南丽江的程海湖。但实际上,现在仅剩我国的程海湖还在保持生产。绿A基地无疑成为最后的天然螺旋藻基因库。螺旋藻对外来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性,绿A通过电子化平台的实时监控,有效减少螺旋藻的对外接触环节,从源头确保螺旋藻的污染,保证原粉品质。
多年来,云南绿A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同开展螺旋藻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生物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有效的保护了程海湖的纯净,使螺旋藻资源得到有序、循环的开发和利用。云南绿A累计在程海湖环保和节能排污工程上的投资达到1000多万。这次电子化管理平台的建成使用,对程海湖的水体检测等也实现了在线监控,还与云南省相关部门的实时检测通告对接,确保水质情况。
绿A欧盟装在国内市场销售
为了回馈消费者多年来对绿A的支持,绿A决定在国内推出全新升级新品欧盟装。绿A新品采用更先进的“零度保鲜技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素,这三个螺旋藻关键指标较之前的产品有明显提高,且活性物质更稳定,自推出市场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