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上第一代复方口服避孕药(COC)问世,此后的60年,COC帮助亿万女性远离流产伤害,让女性可以自主地决定生育问题,更好地安排工作和家庭计划。60年来,不仅仅是避孕,COC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也被广泛地应用,包括规律月经、缓解痛经、治疗相关妇科疾病以及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等。60年来COC这份“爱的处方”一直秉持初心,与妇产科医生携手呵护女性生殖健康,保护女性生育力。基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策划“爱的处方”栏目,医院郎景和院士作为栏目发起人,邀请众多领域内权威专家围绕“COC60年与女性生育力保护”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期我们有幸邀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王世宣教授围绕女性卵巢年龄的概念、评价指标以及卵巢早衰对女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王世宣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及湖北省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妇产疾病临床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女性盆底生殖健康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秘书长,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妇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宫颈癌防治专家。
更加客观:
卵巢年龄个体化反应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
卵巢年龄是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概念。在过去,我们评价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通常以35岁为节点,认为女性35岁以前卵巢功能通常较好,而35岁以后卵巢功能会明显下降。但是临床中发现,有些年龄在35岁以上的患者,仍具有较好的卵巢功能,而有些未满35岁的患者,卵巢功能却已经很差了。卵巢储备功能个体化差异大,单纯以自然年龄作为卵巢功能的评价指标过于片面、粗糙。因此在研究卵巢功能、卵巢早衰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卵巢年龄这一个体化的新概念。卵巢作为一个器官,它的功能年龄和女性的自然年龄不同,卵巢年龄可以更加客观、个体化地反映女性真实的卵巢储备功能。
“新旧”结合:
探索综合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新模式
大部分女性的卵巢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直至衰竭,这一过程受遗传、环境、行为学等多因素影响,以卵泡数量和卵子质量下降为基础,最终表现为绝经,并影响全身多系统,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上常用年龄、激素检测、卵巢动力学试验、促卵泡生成激素等参考指标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然而,这些指标在检测时间和操作经验上有诸多要求。因此,临床上也在不断探索更佳的检测指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是近年来备受